学生进教室后自动识别个人信息,系统自动签到签退,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,就连你发呆、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。近日,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教室“试水”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,逃课和“替同学答到”或将成为历史。

F286E28990C88B8B4EBE249FAFE2ACBCAB808FA6_w623_h311.png5205894C607FF73DD5C11A684C8B988B79525D78_w616_h309.png

人脸识别技术不仅可以高效率地进行考勤,还可以发现和捕捉学生们的学习情况,有助于激励和鞭策大学生回归自己的角色定位,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。

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,人脸识别技术或许只能治标不能治本,因为学生们即使身体留在了教室,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思考,或许只是装装样子。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、普及化阶段过渡,一个课堂上的学生少则数十人多则一两百人,学生们缺乏足够的机会和老师们互动交流。一些教师对教书育人缺乏足够的敬畏和价值认同,只将课堂教学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。“水课”即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捆绑住了学生们,又怎么去赢得他们的尊重和喜爱呢?

那些潜心教书育人、真正懂得学生们所思所想的好老师,会让枯燥的理论、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、有趣起来,只有塑造更多的“金课”,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。当“金课”足够好、足够多,“逃课族”和“低头族”自然会越来越少。

在大学校园里,不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信心的老师,对考勤并没有那么在意,因为他们深知只要自己的课程足够好,学生们自然会喜爱。少数老师对考勤如此在意,或许是对自己缺乏信心,害怕逃课、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太多导致课堂“太难看”,从而让自己丢脸、面上无光,至于课堂教学的成效究竟如何,他们并没有多么关心。

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改变,应该助力学校和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,给师生“减负”,激活课堂教学的活力,而不是用来捆绑和约束学生们。在学生们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,“水课”会遭遇越来越多的抵触与不认同。让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变革,让技术手段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改变,只有打造更多“金课”,才能赢得学生们的喜爱。

主题授权提示:请在后台主题设置-主题授权-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,授权购买:RiTheme官网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或资源,均来自互联网分享。本站不参与制作或存储,内容仅用于互联网爱好者学习和研究,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站长处理删除。敬请谅解!